况周颐

况周颐

况周颐(1859~1926)晚清官员、词人。原名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周颐。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况古人,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光绪五年举人,曾官内阁中书,后入张之洞、端方幕府。一生致力于词,凡五十年,尤精于词论。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风词》、《蕙风词话》。 

生平

  况周颐,咸丰九年(1859)九月初一日生。9岁补弟子员,11岁中秀才,18岁中拔贡,21岁以优贡生中光绪五年(1879)乡试举人,援例授内阁中书,任会典馆绘图处协修、国史馆校对。叙劳以知府用,分发浙江。在京师为官期间,与同乡王鹏运友善,结词社,朝夕唱和,钻研词学,人称“王况”,共创临桂词派。1895年,入两江总督张之洞府,领衔江楚编译官书局总纂。戊戌变法后,离京南下,掌教常州龙城书院,讲学南京师范学堂,受聘端方幕中,治理金石文字。后充任安徽宁国府盐厘督办。其间,复执教于武进龙城书院和南京师范学堂。民国年间寓居上海,卖文为生,穷困潦倒,以至无米下锅。曾为刘承干嘉业堂校书。民国十五年(1926)七月十八日卒,年六十八,葬湖州道场山。 ▲

文学创作

词作特色
  况周颐以词为专业,致力50年,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季四大家。20岁前,词作主“性灵”,“好为侧艳语”,“固无所谓感事”(赵尊岳《蕙风词史》)。光绪十四年(1888)入京后,与当时词坛名家同里前辈王鹏运同官,以词学相请益,得所谓重、拙、大之说,词格为之一变。稍尚体格,词情也较沉郁,如〔齐天乐〕《秋雨》等。中日甲午(1894)战争时,愤于外敌入侵,写下一些伤时感事、声情激越的篇什,如〔唐多令〕《甲午生日感赋》、〔苏武慢〕《寒夜闻角》、〔水龙吟〕《二月十八日大雪中作》、〔摸鱼儿〕《咏虫》、〔水龙吟〕“声声只在街南”等,反映“嘶骑还骄,栖鸦难稳”的现实和“壮怀空付,龙沙万里”的感慨。有一些作品则是对清室的兴衰、君臣的酣嬉、深致忧思,如〔三姝媚〕的“红楼依然,玉容歌舞”、〔莺啼序〕的“有恨江山,那能禁泪”等。
  辛亥革命后,况周颐与朱孝臧唱和,受朱影响,严于守律,于词益工,但大都是“故国”之思,抒写封建遗老情绪。如〔倾杯〕《丙辰自寿》,以“老圃寒花”自比;〔水调歌头〕《壬戌六月十一日集海日楼为寐叟金婚贺》中,更明显地表露出“指顾光华复旦,仙仗御香深处,比翼更朝天”的复辟幻想。

词学主张
  况周颐尤精词评。著有《蕙风词话》 5卷,325则。是近代词坛上一部有较大影响的重要著作。1936年,《艺文》月刊又载《续编》2卷,凡136则,系辑自况氏各种杂著。196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取正续两编为一集,统名《蕙风词话》,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合刊出版。况周颐的词学理论,本于常州词派而又有所发挥。他强调常州词派推尊词体的“意内言外”之说,乃“词家之恒言”(《蕙风词话》卷四),指出“意内为先,言外为后,尤毋庸以小疵累大醇”(《蕙风词话》卷一),即词必须注重思想内容,讲究寄托。又吸收王鹏运之说,标明“作词有三要,曰:重、拙、大”。他论词突出性灵,以为作词应当“有万不得已者在”,即“词心”,“以吾言写吾心,即吾词”,“此万不得已者,由吾心酝酿而出,即吾词之真”。强调“真字是词骨,情真、景真,所以必佳”。但亦不废学力,讲求“性灵流露”与“书卷酝酿”。有其自具特色的词论体系。此外,论词境、词笔、词与诗及曲之区别、 词律、 学词途径、读词之法、词之代变以及评论历代词人及其名篇警句都剖析入微,往往发前人所未发。朱孝臧曾称誉这部词话、认为它是“自有词话以来,无此有功词学之作”(龙榆生《词学讲义附记》引)。

著述名录
  况周颐著作,有词9种,合刊为《第一生修梅花馆词》。晚年删定为《蕙风词》2卷。又有《秀道人修梅清课》1卷,与张祥龄、王鹏运联句词作《和珠玉词》1卷。又辑有《薇省词抄》11卷,《粤西词见》2卷,《词话丛钞》10卷。
  此外,尚著有《词学讲义》、《玉栖述雅》、《餐樱庑词话》、《历代词人考略》、《宋人词话》、《漱玉词笺》、《选巷丛谭》、《西底丛谈》、《兰云菱梦楼笔记》、《蕙风簃随笔》、《蕙风簃二笔》、《香东漫笔》、《眉庐丛话》、《餐樱庑随笔》等。 ▲

家世详介

  况周颐祖原籍湖南宝庆府,为宝庆府开基祖况奎琳之后,远祖来自明代江西高安科举豪族老屋况氏。由于墓志铭一般为吹捧之作,而况周颐的墓志铭就被吹捧为封建社会三大官吏楷模之一的况青天--苏州知府况钟之后。但是对照江西靖安况氏、江西高安况氏及湖南宝庆况氏族谱,临桂况周颐先祖出自湖南宝庆府况氏,远祖为江西高安况氏。墓志铭对况周颐先祖的源流叙述上有攀附倾向,对况周颐的一生经历的叙述还是正确的。

  明末,其七世祖况一几由湖南宝庆迁广西,生太高祖况成武。而高祖况宏刚任广西抚标右营把总,升千总,恩荫一子,应授忠显校尉,敕赠奋武郎,桂林营把总。曾祖况世荣,字缨传,荫七品太学生,赐赠中宪大夫。

  祖父祥麟,字皆知,号葵杠,嘉庆庚申(1800)恩科举人,诰封奉政大夫,晋封中宪大夫。是个文学家,也是文字学,音韵学家,著有《红葵斋诗草附词》,《葵杠笔记》,《六书管见》。况祥麟为人和善,善启迪后进,对晚辈的学识品行影响很大。祖母朱镇,字静媛,名门闺秀,敕封太孺人,诰封太恭人。能诗能词,号称“临桂女史”,著有《澹如轩诗草》。

  父亲况洵,字云衢,号瑜卿,邑廪贡生,候选训导,历署河池州学学正,西林县学训导,敕授修职郎,赐封文林郎,钦加内阁中书衔,诰封奉政大夫。母氏许,敕封孺人,赐封正七品太孺人,诰封太宜人。生母氏李,诰封太宜人。

  大伯况澍,字雨人,道光乙酉年(1825)举人,己丑年(1829)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武英殿协修《康熙字典》,改刑部贵州司主事,升福建司员外郎,诰授奉直大夫。著有《东斋杂著》,《东斋诗集》。

  二伯况澄,字少吴,郡廪生,嘉庆戊寅恩科举人,道光壬午(1822年)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授户部云南司主事,则例馆提调,官江西司员外郎,福建司郎中,山东道,贵州道监察御史,兵科,刑科给事中,工科掌印给事中,巡视西城。简放河南粮盐道两署,河南按察使。曾任道光甲午陕甘乡试主考官,道光癸巳会试,道光辛卯顺天乡试同考官,道光庚子河南乡试提调官。诰授中宪大夫。有《春秋属辞比事记补》,《西舍诗文》《使秦记程集》,《杂体诗钞》行世。

  三伯况诠,字怡卿,廪贡生,候选训导,例授修职郎,敕赠文林郎,钦加内阁中书衔。

  胞兄吉生。胞姊三,长适灵川周廷揆,诰封正一品夫人;二姊适同邑黄俊熙,例赠正七品孺人;三姊适同邑周德溥,例封宜人。

  长子况维琦,字又韩,画家。长女况绵初(维琚),嫁篆刻名家陈巨来。 ▲

作者《况周颐》的诗文

添字浣溪纱 自题菊梦词

况周颐况周颐 〔清代〕

辛苦回灯忆梦时。梦馀遗恨满天涯。丛菊赚人多少泪,况梅枝。

酒畔光阴银凿落,曲中消息玉参差。雪虐霜欺须拌得,鬓边丝。

鹧鸪天·题丁眄庭所著切梦刀

况周颐况周颐 〔清代〕

非蝶非周梦里身。蘧蘧栩栩太无因。凭君说法生花笔,唤醒痴迷几劫尘。
风铎乱,晓钟频。梨云犹自恋芳春。邯郸枕畔并州剪,消得卢郎一欠伸。

减字浣溪沙九首 其四

况周颐况周颐 〔清代〕

何止神州无此花。西方为问美人家。也应惆怅望云涯。

风味斯闻樱饭好,天台容易恋胡麻。一春香梦逐浮槎。

摸鱼儿 癸亥八月初二日赋

况周颐况周颐 〔清代〕

近尊前、一声河满,声吞和泪肠热。十年花事伶俜甚,禁得綵幡摧折。

风雨咽。为已断鹃魂,苦忆啼时血。情天一发。念芳约俱寒,坠欢何望,曲怨玉笺裂。

花落后,无那佳人又别。胭脂犹有残雪。天涯忍此春消息,不是众芳消歇。

千万结。剩弱线衰杨,青眼堪愁绝。倡条冶叶。问底事干卿,一池吹皱,持恨与谁说。

满路花 彊村有听歌之约词以坚之

况周颐况周颐 〔清代〕

虫边安枕簟,雁外梦山河。不成双泪落、为闻歌。浮生何益,尽意付消磨。

见说寰中秀,漫睩修蛾。旧家风度无过。

凤城丝管,回首惜铜驼。看花馀老眼、重摩挲。香尘人海,唱彻定风波。

点鬓霜如雨,未比愁多。问天还问嫦娥。

玲珑玉

况周颐况周颐 〔清代〕

无恙危阑,染秋色、一夕谁知。林疏日薄,作寒那更天涯。

恼乱丹枫醉舞,甚婵娟青女,犹斗华姿。悽其。亏荒城,侵晓角吹。

漫惜何郎鬓绿,念江山金粉,一例成悲。懒具鹴裘,向东篱、且看寒枝。

葭苍伊人何处,便咽尽、孤琴促节,雅操贻谁。锦书滞,怅南楼,惊雁过迟。

惜秋华·瘿公薄游海上以程郎艳秋小影见贻赋此以志俊想

况周颐况周颐 〔清代〕

梦绮春明,对黄花秀色,西风沈醉。皎镜玉霜,人天更无红紫。歌尘荡入云罗,幻璧月、琼枝奇丽。应记。记瑶台旧游,霓裳仙队。
芳倩竞蓉桂。向梅边清课,须为桃李。十二翠屏,消得护花心事。多情见说江东,占俊约、陈髯浑似。兰佩。渺余怀、秋容画里。

水调歌头 壬戌六月十一日集海日楼为寐叟金婚贺

况周颐况周颐 〔清代〕

嘉耦岁寒侣,琴瑟亦冰弦。黄金白首相况,金欲逊其坚。

偕老百年常事,公是刘樊仙眷,何止百而千。百者数之始,中半最华年。

双烛照,楼百尺,敞琼筵。腾天跃海,看取晨旭总成圆。

指顾光华复旦,仙仗御香深处,比翼更朝天。醉写催妆句,眉笔老逾妍。

百字令·为顾景炎题晴窗读书图

况周颐况周颐 〔清代〕

虎头三绝,证画禅金粟,宗风能继。玉躞琼题多妙迹,不数倪迂清閟。触目琳琅,罗胸丘壑,尺幅堪千里。无声诗笔,野王高矩遗世。
何止寄傲南窗,清芬洛诵,别有兰台秘。宗炳卧游奇胜处,看取牙签标识。上揖荆关,閒评吴恽,茶熟香温地。移来花影,素娥应见深致。

百字令·贺周梦坡德配张夫人六十寿,作放生会于西溪

况周颐况周颐 〔清代〕

良辰设悦,伫绮筵开处,长生曲奏。见说霞觞资挹注,载物允推坤厚。

算鹤筹添,放鱼经在,凤侣坡仙旧。谁传芳矩,介眉今见嘉耦。

须信美意延年,天和感召,仁者宜多寿。并作恩波加水族,无量兕觥春酒。

蓬岛前身,莲池夙契,文字禅参透。娑婆能几,唱随为此夫妇。

© 2023 无忧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